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成都蓉城队医资质风波,徐江质疑外籍医疗团队执业资格

2025-09-0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中国足球圈掀起一场关于职业俱乐部医疗团队资质的争议,知名足球评论人徐江通过社交媒体爆料,称成都蓉城队韩国籍主帅徐正源自带的医疗团队涉嫌"无证行医",并对多名球员出现误诊情况,这一指控引发业内对职业足球俱乐部医疗规范化管理的深度思考。

风波起源:社交媒体引爆医疗资质质疑

事件始于上周五晚间,徐江在个人直播平台中突然抛出重磅消息:"某中超俱乐部的外籍医疗团队根本没有取得在中国执业的资格证书,却长期负责球员的诊疗工作,已经造成多起误诊事故。"虽然未直接点名,但随后在与网友互动中,徐江明确指向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

"徐正源带来的韩国医务组,他们的资质认证存在很大问题。"徐江在直播中表示,"我接到球员家长和经纪人的投诉,说这个医疗团队对伤病情况判断屡屡失误,导致球员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成都蓉城队医资质风波,徐江质疑外籍医疗团队执业资格

俱乐部回应:医疗团队符合规定

面对质疑,成都蓉城俱乐部迅速作出回应,俱乐部新闻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俱乐部医疗团队完全符合中国足协和相关医疗卫生部门的规定,所有医务人员均具备相应执业资格,对于网络上的不实言论,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俱乐部并未应记者要求出示医疗团队的具体资质证明文件,据了解,成都蓉城队的医疗团队主要由主教练徐正源从韩国带来的三名核心成员组成,包括一名首席队医和两名康复师,同时配有多名中方辅助人员。

球员伤病情况引发质疑

争议的焦点集中在最近几个月几名成都球员的伤病处理上,特别是球队中场核心甘超的伤势恢复情况,成为质疑的焦点。

甘超在赛季初遭遇韧带损伤,俱乐部医疗团队建议采取保守治疗,然而经过两个月康复后,球员伤势未见明显好转,最终在第二次医学检查中发现伤势比初诊时更为复杂,需要手术介入,这一情况导致球员至少需要额外休息三个月,错过了多场关键比赛。

类似情况还发生在年轻球员穆塔力甫身上,本赛季初段,穆塔力甫在训练中感到不适,医疗团队诊断为肌肉疲劳,但随后球员情况恶化,外部医院检查发现实际是应力性骨折前期症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球员经纪人表示:"至少有三名球员因为初诊不准而延误了治疗,这对球员职业生涯可能造成永久性影响,外籍医疗团队的语言障碍也是问题之一,他们与球员沟通需要翻译,细微的疼痛描述可能在翻译过程中丢失。"

中国足协医疗资质规定

根据中国足协最新发布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医务室管理规定》,所有在俱乐部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中国卫生部认可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外籍医务人员需通过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认证考试,获得在华行医许可。

一位足协医疗委员会专家告诉记者:"理论上,外籍队医需要完成资质认证才能在中国执业,但实际情况中,存在一些俱乐部打擦边球的现象,比如以外籍专家顾问名义聘用,而实际执行医疗操作的是中方持证人员。"

韩国医疗团队在中国足坛

近年来,随着韩国教练团队大量涌入中国职业足球联赛,配套的韩国医疗团队也随之而来,这些团队通常以"打包"形式与主教练一起加盟俱乐部,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工作体系。

一位前中超俱乐部管理人员透露:"韩国教练团队通常要求自带医疗组,他们认为这能保证工作默契,这些医疗人员虽然在韩国有资质,但很少人会专门去考取中国的行医执照,俱乐部一般会采取变通方式,如名义上由中方队医负责,实际工作由外籍团队完成。"

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

法律专家指出,如果确实存在无证行医情况,不仅违反医疗卫生管理规定,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北京某律师事务所体育法律师表示:"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

从民事角度,如果因误诊导致球员职业生涯受影响,球员可以向俱乐部提出赔偿要求,而俱乐部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存在过失的医疗团队追偿。

中国足球医疗体系待完善

此次风波折射出中国职业足球医疗体系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与欧洲顶级联赛相比,中超在医疗团队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德国足球联赛规定,所有俱乐部医疗团队必须通过德国足球协会的认证考核,每名队医需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英格兰超级联赛则要求医疗团队负责人必须拥有运动医学专业资质和至少五年相关经验。

相比之下,中国足协虽然也有相关规定,但在执行监督层面存在不足,俱乐部医疗团队的组成、资质认证和工作监督缺乏透明度和统一标准。

球员权益保护机制缺失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球员作为"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在现有体系下,球员很少能够独立选择医疗团队或寻求第三方医疗意见,通常只能接受俱乐部安排的医疗服务。

国际足球运动员协会(FIFPro)代表指出:"球员应该有权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俱乐部有责任提供符合最高标准的医疗保障,同时应该建立独立的医疗纠纷仲裁机制,保护球员健康权益。"

风波背后的文化冲突

这场风波也折射出中韩足球合作中的文化差异与管理理念冲突,韩国足球团队通常以高度封闭和忠诚于主教练为特点,而中国足球环境则更加注重程序合规和资质认证。

成都蓉城队医资质风波,徐江质疑外籍医疗团队执业资格

一位长期跟踪中超的韩国记者表示:"在韩国,足球医疗团队往往与主教练共进退,形成非常紧密的工作关系,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需要额外的认证程序,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已经足够。"

规范化与专业化并行

无论此次事件最终结果如何,它都已经引发了中国足球界对医疗团队规范管理的重视,各方专家呼吁,中国足协应该加强对俱乐部医疗团队的资质审核和监督管理,同时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

未来可能的方向包括:建立俱乐部医疗团队注册备案制度,定期公布医疗团队资质信息;引入第三方医疗评估机构,对俱乐部医疗服务进行监督;加强球员医疗权益保障,允许球员在特定情况下寻求第二医疗意见。

职业足球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只有确保每一位球员都能获得最专业、最规范的医疗服务,中国足球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场风波或许能够成为推动中国职业足球医疗体系改革的契机,促使各方更加重视球员健康权益保障和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建设。

成都蓉城俱乐部表示,他们将在近期安排医疗团队与媒体和球迷进行交流,澄清外界质疑,同时俱乐部也欢迎足协和相关卫生部门前来检查指导工作,证明医疗团队的专业性和合规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