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击剑小将姜鑫瑞,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

2025-09-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别比赛中,一位身形矫健、眼神专注的小选手吸引了全场目光,年仅11岁的姜鑫瑞以出色的战术执行力和冷静的临场表现,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花剑个人赛银牌,这位来自江苏的小剑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次比赛都让我变得更加自信,而站在剑道上,我明白只能靠自己。”

从小好动到专注击剑

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四年前,当时年仅7岁的他是个“停不下来”的孩子,父母希望他能找到一项运动来释放无穷的精力,一次偶然的机会,父母带他参观了当地击剑俱乐部的公开课,那迅速移动的身影、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以及选手们优雅的礼仪瞬间吸引了他。

“我第一次拿起剑就爱上了这种感觉。”姜鑫瑞回忆道,“它不像足球或篮球那样喧闹,更像是一场‘身体的象棋’,需要同时动用身体和头脑。”

启蒙教练李俊翔对这位弟子印象深刻:“鑫瑞来的第一天就展现了出众的天赋,他不仅身体素质好,更重要的是有着超乎年龄的专注力和战术理解能力,很多孩子在这个年龄只能坚持15分钟的训练,而他能完全沉浸在其中一小时。”

每日三小时的不懈坚持

成功背后是不为人知的付出,四年来,姜鑫瑞保持着每天三小时的训练节奏,即使节假日也很少中断,早晨六点起床进行体能训练,下午放学后直奔剑馆进行技术练习和实战对抗,晚上还要抽出时间观看国际比赛视频,分析顶尖选手的战术技巧。

“有时候确实会觉得累,特别是当朋友们都在外面玩的时候,”姜鑫瑞坦言,“但每当掌握一个新动作,或者在比赛中成功运用出来,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这样的坚持不仅塑造了他日益精湛的剑术,更培养了他的时间管理能力,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投入大量时间训练,姜鑫瑞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击剑教会我高效和专注,这些在学习上同样适用。”他笑着说。

比赛中的成长与蜕变

去年参加全国比赛时,姜鑫瑞还是一名止步十六强的新手,那次失利没有击垮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回去后,他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特别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强化。

击剑小将姜鑫瑞,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

“击剑比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较量。”姜鑫瑞分析道,“每场比赛都像是一场快节奏的思维博弈,你需要不断观察对手的习惯,预测他们的下一步,同时隐藏自己的意图。”

本次锦标赛的半决赛堪称经典之战,姜鑫瑞面对的是去年冠军得主,比赛一度陷入胶着,比分交替上升,在最后关键剑时,他果断变换战术,以一记漂亮的转移刺得分,锁定决赛席位。

“那一刻,我听到全场观众的欢呼,但我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做到了!”姜鑫瑞眼中闪着光,“场上没有别人可以依赖,只能靠自己,这种孤独感反而让我更加专注和强大。”

榜样力量与未来展望

姜鑫瑞的偶像是中国击剑名将雷声,2012年伦敦奥运会花剑个人赛金牌得主,他研究了雷声的所有比赛视频,不仅学习他的技术特点,更敬佩他在逆境中永不言弃的精神。

“雷声说过,击剑教会他的不仅是如何取胜,更是如何面对失败。”姜鑫瑞说,“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每次失败都让我变得更强大,更清楚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未来,这位小剑客有着清晰的规划,短期目标是入选省队,中长期则是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赛事,不过他也强调,击剑对他来说不仅是竞技,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哲学。

“击剑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挑战就像赛场上的对手,面对它们时,你需要勇气、智慧和坚持,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姜鑫瑞的话语中透着超越年龄的成熟。

新一代体育精神的缩影

姜鑫瑞的故事是当代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仅仅追求学业成绩,而是在体育运动中寻找全面发展的可能,击剑作为一项结合了体力、智力和礼仪的运动,正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和家长的青睐。

专家指出,参与击剑运动能够培养青少年的专注力、决策能力和抗压能力,这些素质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像姜鑫瑞这样的小选手,不仅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更在运动中塑造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击剑小将姜鑫瑞,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

随着2025年全运会临近,各省市都在加强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姜鑫瑞这样的新生代运动员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更大的舞台上看到这位小剑客的身影,看他以手中的剑,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站在剑道上,世界变得很简单——只有你、对手和手中的剑。”姜鑫瑞这样总结自己的击剑哲学,“每次比赛都是一次成长,每次交锋都是一次学习,我会继续努力,因为我知道,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而最大的支持也来自自己。”

搜索